• 3/22(五)四孝校外教學
  • 3/15(五)四忠校外教學
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.
:::

校長室

行政單位 / 2018-09-14 / 點閱數: 10721

  • 學經歷
  • 教育理念
  • 辦學與經營理念
  • 十二年國教
  • 電台訪問

校長:吳煒增

《連絡方式》

TEL: 03-8225407轉 201

E-mail: wwt@rcsmps.hlc.edu.tw

《學歷》

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普師科數學組

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

私立輔仁大學經濟學系

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四十學分班心理與輔導組結業

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學碩士
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

《經歷》

臺北市景興國小級任教師、體育衛生組長

臺北市萬大國小級任教師、生活教育組長

臺北市溪口國小總務主任、訓導主任

臺北市老松國小教務主任

臺北市萬大國小校長

臺北市景興國小校長

 

教育理念

       記得在師專求學時,師長們常以「愛心、信心、耐心」來教導及勉勵我們,希望我們未來成為正式教師後,能奉獻自己的熱誠、付出自己的關懷,能「鐵肩擔教育,笑臉看兒童」。當自己真正踏入國小教育的行列,個人才體會到落實「愛心、信心、耐心」的重要與偉大,因此期望自己在教育的路上能「永不灰心」,且能越挫越勇。

       凡事唯有用心去體驗、反思,才能深入了解;經一事、長一智,經過不斷磨練,慢慢的也建構出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,縱使看來平淡無奇,但是我很珍惜,常以此惕勵自己,因為那是多年來,一點一滴經驗的累積,在實務中充分的體會、且在不斷學習進修後,經過不時的驗證、反思與批判,在心中所形成的「理念」。以下從教學、行政及處事三方面,敘說個人的教育理念如下:(圖 1)

圖 1  教育理念

 

一、教學的理念

(一)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教學生學習如何學習,以及學習如何思考

所謂:「給他魚,不如教他捕魚的方法」,知識的增加既然不可限量、學海既然無涯,學習如何學習才是終身的要務。美國矽谷預測,因為人工智能(AI)的發展,配合更高速度的積體電路,科技正在加快速度的進展,在很短的 5 -10 年後,醫療健保、自駕汽車、教育、服務業都有面臨被淘汰的危機,因此學習如何學習、終身學習是每個人應有的認知。有學者曾說:「兒童是陌生之地的遊客,而我們則是他們的嚮導。」知識的吸收應該透過多種感官功能、多元形式,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學習時,必須應用腦中的多元智能,學習如何思考與解決問題;除了重視知識的獲得,要能讓學生習得可操作的技術,具備應有的能力,並且能夠澄清正確的價值。

(二)學習應該是快樂的,而且應該建立學生的自尊心

我認為每個人都能學習,而且學習是一輩子的事;我也認為自尊心會影響學習,而且學習會強化自尊;我更相信成功會帶來快樂,而且成功會帶來更大的成功。若只以成績而論,每一個班級中,總有一些人被評為較差的,更糟的是,他們可能在求學階段都自認為如此。一個被評為失敗者的人,對他的學習興趣更具破壞力,當第一名只有一位時,這種殺傷力更大。因此學習應該是多元的,習得帶著走的能力應該是被肯定的,教師所關心的,不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如何,而是他們是否愛上學習、是否獲得成功的經驗;營造有自尊的學習,可展現我們對孩子的尊重,彰顯對孩子充分的愛與照顧。教師在面對個別學生時也要謹記:「不要只是錦上添花,更要做到雪中送炭」,值得我們多加關心的人,應該是那些所謂的「班級中的客人」,而不僅是集所有光環(關愛)於一身的佼佼者。因此,透過獲得成功經驗的學習歷程,讓孩子獲得智慧、信仰和希望,激勵小生命展現出大氣魄。

二、行政的理念

(一)行政的目的是要服務教學、支援教學

行政在推動任何一項教育計畫或措施時,應不斷思考其所要追求的教育目標、要如何和教學結合、能提供多少教學資源。我認為行政的目的絕非為了增添教學上的花俏,更不是追求學校的虛名,教育工作既是百年樹人,就不應只圖一時的績效。如何貫徹學校的教育願景,絕對是行政人員必須去支持、推動、評鑑、檢討、改進,以求真正的落實。行政工作不是只為了要監督或管理教學,應該要主動解決教學上的問題,提供教學資源或服務,讓身處教育工作第一線的老師無後顧之憂,致力於教學工作。

(二)行政工作要追求卓越及公義的教育,提供弱勢學童成長的機會

行政工作不只要努力建構一個精緻教育的環境,達到高品質的教育目標,並且要強調有教無類,落實因材施教,達到人盡其才的理想。具體而言,不只要落實「完全學習」的教育過程,達到「全人發展」的優質教育目標,並且要在教育活動中,以集體力量,協助並支援能力和條件較差者,獲得個人的充分發展,來彌補先天及後天的不足,秉持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,絕不「偏愛一個、忽視另一個」,讓每個孩子能適性揚才,發揮潛能。因此,改善校園環境,充實學校設施,尋求社會資源的溢注;實施課程改革,講求統整連貫,提升教育品質;重視多元學習,尊重多元文化,發掘並接納不同文化的優點;發展特殊教育,協助弱勢學生,加強文化及社經不利之學生的學習等,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。落實卓越及公義的教育,培養孩子自信樂觀、體貼進取,讓每個孩子都能憑著誠信、負責、學識和勇氣,習得能力,贏得成就。

三、處事的理念

(一)盡其在我以服務學童,可以從中找到生命的意義

個人期勉自己能夠有守有為、能識大體、兼容並包、處事理智,在生活上或言行上,要能以身作則,成為孩子們的典範。或許窮己一生均不可達,但個人認為,人生要盡其在我,需要清楚自己能做什麼、要做些什麼,並且築夢踏實,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價值。

(二)用愛來填滿心靈,可以彰顯教育人員的特質

和善是心中的陽光,心靈的充實與溫暖,有如在漆黑的密室中,點亮一支蠟燭,發出的光芒雖然微弱,卻是充滿整個空間而且溫暖無比。對我們週遭的人,多一點體貼與關懷,多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讓自己的心靈更加開闊,可以減低挫折與逆境的滋生。

經過這幾年在教育現場的歷練,再回首以前師長所說的「愛心、信心、耐心」,個人不再視之為教條。所謂萬變不離其宗,若說自己還有一點教育的理念,毋寧說是「愛心、信心、耐心」的擴充或是充分體現而已。古人曾謂:「經師易得,人師難求」,福祿貝爾也說:「教育無他,唯愛與榜樣而已。」很多的教育理論,不也要靠「愛與榜樣」來實踐。期許在教育生涯中,個人所擔任的各種角色,都能盡到應盡的責任,完成教育的使命。

辦學與經營理念

      海星國小融合我國固有道德及天主教基督博愛精神作為施教方針,以「敬天愛人」為校訓,嚴慈並濟,兼顧中西方文化之優點,在優秀教師與行政作為全力經營下,秉持於教學上力求其真、於環境上力求其美、於設備上力求其善之理念,在知識教育、生活教育、品德修養、鍛練強健體魄及培養優雅情操等各方面,均卓然有成。

  • 經營理念

      帶好每位兒童,是教育者的天職,在積極推動教育革新之際,要形塑人文與科技,兼顧知、情、意、行的全人教育至為重要;個人秉此精神,針對海星國小發展需求,將辦學理念敘述如下:(圖 2)

圖 2  經營理念

 

一、學生第一教學為上

      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,讓學生感受生命的豐碩和價值。舉凡校務規劃、課程發展、課務安排、教學內容、活動設計、資源分配、進修研習,均應以達成學生有效學習為第一要務。

二、以輔代訓關照學童

      經營人性化的校園,使每一個孩子都能自在成長;期許教師同仁能以關懷、接納、真誠與開放的心胸,發揮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本分,以兼備經師及人師自勉,協助孩子獲得恰如其分的學習。

三、多元學習全人發展

      發揚敬天愛人的校訓,掌握基礎教育全人格陶冶的教育目標,以品格教育為重點、生命教育為主軸、完全學習為策略,讓學生能習得知識,學會操作技能,內化為自身能力,並懂得價值判斷,成為一個智慧人,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。

四、關懷倡導團隊合作

      海星國小的行政人員熱心助人、工作效率高、富責任感;教師專業知能高,活動力強,衝力足,校風溫馨和諧。秉持重視行政效能與溝通機制,充分服務教學專業,尊重、關懷教師,激勵教師教學生涯動力,讓全體教職員工樂於奉獻,再創生命高峰。

五、親師合作最佳拍檔

       海星國小的家長對學校活動配合力強,參與度高;家長會功能健全,人才濟濟。積極鼓勵家長參與,樂為教育合夥人,發揮團隊智慧與精神,在教育路上共成長,促進學校教育革新。

六、重視公義照顧弱勢

      多與家長溝通,了解特殊、弱勢學生的需求,擬定適性課程計畫,落實融合教育精神,爭取教學資源或各項補助,建構適性發展的教育環境,提升學習效能。

七、追求卓越形塑品牌

      加強學校內外公共關係,結合社會各項資源,發展多元風格,建立學校特色,強化學校教育績效,形塑學校優質品牌。

 

貳、辦學要項

      在昔日全體親師生努力之下,海星國小已獲得各界好評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承先登峰,啟後造極,達成「快樂、多元的學生」、「精緻、優雅的環境」、「專業、和諧的教師」、「參與、信任的家長」、「服務、創意的行政」與「共榮、互動的社區」是學校主要發展的方向。未來辦學重點方向如下:(圖 3)

圖 3  辦學要項

 

一、整合英語教學與資訊教學,發展全方位國際教育

      因應國際村世紀的來臨,目前一至六年級已全面實施英語教學,配合課程發展、團隊教師專業成長、各項競賽和展演、課後學習與補救教學、教學情境及教學設備的充實、海外遊學與交流等所展現之優異成果,再整合資訊教學、中外籍教師合作教學,營造支持性的學習氛圍,透過網路或雲端學習,拓展學習空間、打破時間限制、擴增多元學伴,讓孩子在快樂、自然情境下學習英語,朝學校國際化的方向努力,以培養國際觀。

二、開展多元學習,發掘學生興趣與潛能

      目前辦理社團活動、課後各項才藝班,讓孩子適應未來多元學習環境,並可培養興趣與專長、激發潛能。在學校有限的時間內,配合學校課程規劃,籌畫學習活動社團化,進行課內學習主題化、延伸課後學習專精化,全力追求學習活動的普及與專精。提供學生成果發表的舞臺,培養孩子自信心與欣賞他人的素養,激勵有為者亦若是、精益求精的情操,成就孩子成為閃亮之星。

三、重視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,連結社區發展及落實全人教育

      以校訓「敬天愛人」為核心推動品德教育、生命教育,使學生能夠法乎自然、愛屋及烏。海星國小無學區限制,學校所處地區擁有豐厚的資源,可培養學生愛鄉愛家的情操,更應透過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課程來達成「近悅遠來」的目標。除了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之外,更重視人際包容與社會互動,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、與他人、與社會、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,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、體驗生命意義,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,諸如推動社區服務學習,在互動中學習付出,是利他的精神體現。進行生命教育的課程,認識生命的意義及價值,以體會生活的目的及萬物生生不息的可貴。培養活潑有品的學生,形塑優良學風,兼收移風易俗、引領社會善良風氣之功。透過課程的實施,互動歷程,讓善念萌芽,培養學生人際互動及自我管理的能力,陶冶良善心性進而培育關懷他人的服務情操與實踐力,相信將來會造就孩子的大未來。

四、推動深耕閱讀,優秀是「可以教出來的」

      「閱讀是一技之長、書是一生的伴侶」;書,是孩子認識外在世界的重要管道。閱讀是一種習慣,習慣需要不斷的重複才能養成,習慣越早形成越穩固;閱讀是一種能力,能力需要不時學習、慢慢體會,越早接觸閱讀,閱讀能力就能更早臻於純熟;閱讀是一種樂趣,閱讀不只能獲得知識,它也提供休閒、思考、批判與內省的基本元素,讓人體會閱讀的樂趣。因此,擬定閱讀課程、發揮圖書館教育功能、培養明辨及挑選數位閱讀素材能力等,均是努力的方向。具體目標如下:

愛上閱讀──培養閱讀的興趣、習慣與能力,豐富生活增長智慧

活用圖資──深化「書香海星」閱讀課程

放眼世界──培養創新思考能力,接軌世界迎向未來

五、發展創客教育,培養自主學習及批判反思能力

      國家地理學會(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)環境教育遊戲網站製作人 Rothschild 說過:「只是口頭告訴孩子他會忘記;讓他看見,他會記得;讓他參與,他才會真正了解。」創客精神融入教育,由「教師教」轉移到「學生學」,強調以學生為主體,打造客製化的教學,支持學生動手操作、探索體驗,讓學科知識連結真實世界。在實作歷程中進行驗證與應用所知所學,並統整知識,進行批判反思,建構自我知識基模,展現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,進化學習層次。創客對每件新事物產出的過程都充滿好奇,對新的人事物及交流分享會有一種滿足與成就感,賦予學習真實的意義。

六、發展以學定教的校本教師專業成長模式,引領教育思潮及創新教學

      上個世紀末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即提出二十一世紀世界公民應具備的條件:有倫理、具專業、能合作。由於海星國小學生課程安排多元豐富,因此教師進修成長的時間相對壓縮,除了利用周休假日及寒暑假期間進修外,在進修方式上可組成教師成長團體、專業學習社群、讀書會、跨領域共備社群或彼此進行觀課與議課,運用資訊平臺彼此分享或討論,將讀書、研習或教學上的心得與問題,透過平臺分享給大家,並形成批判、反思的學習型組織。在制度上,透過教學輔導教師制度,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引領新進或志同道合教師一起成長,彼此切磋,亦可克服世代交替,新舊教師間彼此互動的尷尬,建立合作的機制。海星國小的教師活動力強,衝力足,透過進修、分享、討論,可以促進經驗傳承,提升教師專業,發展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,重整課程發展機制,從部訂課程及校訂課程主軸出發,發展實作性、探究性、專題性等跨領域課程之教學素養,研發核心素養導向的教案設計,培養學生自發、互動、共好的精神,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

七、營造優良學習環境,建構安全友善校園

      目前海星國小在廁所安全維護、校園門禁管理、學生照顧、上下學交通及校車管理等,均有良好縝密的安全管理機制,學生安全與學習獲得充分保障。未來將更強化防災安全意識、校園角落管理、校園空間多元運用、設施設備維護與設置,期能達到事事是教材、處處是教室、時時在學習的目標,並落實安全友善的校園。

過去在董事會、歷任校長、全體教職員工及家長的全力經營下,海星國小已展現豐碩的教育績效。個人在經過多年的教學與行政歷練後,願以「在服務奉獻中成就他人,在努力工作中自我實現」自勉,並本著誠摯踏實的辦學態度,堅定的教育信念,深度思考教育核心概念,期盼與海星國小全體教職員工、家長共同營造一個和諧、專業、有效能的學校。

參、行動策略

      追求精緻教育、提升教學品質,提供每位受教者最佳的學習機會,一直是教育的努力方向。重視學校效能,就是要學校成為一所「精緻的學校」,以提供學生高品質的教學,確保學生有效學習,達成教育目標。為達成有效辦學,提出以下策略:(圖 4)

圖 4  行動策略

 

一、提供有效學習機會,提升學生學業成就

      建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,並且提升教師教學效能,以激勵學生高昂學習動機。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,應依個別差異,實施各項學習輔導活動,以提升其學業成就。

二、落實學習領域課程,習得應有基本能力

      研擬學校課程計畫,擬訂各學習領域教學計畫,選編合適教材,規劃合理學習時數,落實補救教學措施,以建構學生基本能力。海星國小在人文上擁有獨特社區風格、環境特色,有優良學校傳統;在地理上擁有自然與人為多元環境,均可以作為規劃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依據,發展學校特色課程。

三、進行環境整體規劃,拓展學生成長空間

      學校要營造多元化學習空間,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,以普通教室專科化、機能化、資訊化為目標,並且規劃無障礙校園環境,落實校園安全零失誤。

四、塑造優良組織文化,構築精緻人文學校

      建立一套適當的學校制度,強調追求卓越的行為期望。在平時即採用參與管理的決定方式,善用學校的典禮及儀式,關懷教職員工的生活及工作狀況,並且訂定公平合理的制度,以提升學校效能為目標。

五、增進行政規劃能力,有效落實學校管理

      學校必須塑造眾望所歸的願景,為組織定位、建立信任,提高學校行政效率、實現學校教育目標。而最終目標是要提供師生良好的教育環境,促使學生積極學習、自我開展。

六、加強行政溝通協調,建立良好學校氣氛

       學校必須能掌握影響學校氣氛的因素,運用簡化語言的表達方式,並且注重有效傾聽,鼓勵相互信任,發揮同理心,有效掌握時效,營造開放型學校氣氛,建立良好親師生互動關係。

七、提升教師專業知能,有效增進教學效能

      提升教師專業知能的方式,可以發行教師研究專輯,提供進修資訊,組成教師成長團體,建立資訊數位平臺,進行教學經驗分享與討論,彼此觀課提供夥伴專業建議,形成學習型文化組織,以有效增進教學效能。

八、家長搭檔參與校務,凝聚學校家庭力量

      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活動,增進教師規劃設計家長參與活動的意願與能力,以凝聚家長對學校的向心力,提升學校教育的品質。

九、重視道德倫理教育,達成全人教育目標

      落實生活教育、品德教育、倫常教育,重視學生優良人格的養成。親師應以身作則進而影響學生,使學生的道德倫理教育能認知、情意、技能兼備,培養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的必備能力與修養,追求全人教育的目標。

     學習的技巧與策略、行政的措施與作為、學校的文化與價值、教職員的努力與發展、以及家長的參與與支持等,都是要使學生獲得完全學習,達到教育目標。因此,我們應妥善擬定經營策略,把握方向,排除困難,促使行政、教師、家長共同合作,有效提升學校的效能,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共同努力,使學生習得應有的能力與素養,成為適應未來生活的好公民。

因應時代趨勢 強化校務經營

壹、前言

在 18 世紀時,知識的更新周期約為 80 - 90 年; 19 - 20 世紀初,知識的更新周期約為 30 年;到西元 1980 – 1990 年間,知識的更新周期快速縮短為 5 年;來到 21 世紀,知識的更新周期更僅為 3 年;隨著時代的進步,知識的更新腳步就越快,人類的學習可說是終身不斷的。教育本應引領時代發展的脈動,但實際上卻是被時代的進步緊緊驅趕著,因此近年來教育政策的一再變革,就成為一種不變的常態。

貳、時代趨勢

二十年前人們討論 I 型人,十年前討論 T 型人、π型人

在各國就業市場中,對π型人(熟悉兩項專業,又有廣博的延伸技能,且專業間有相關性,可交互支援)的需求日增,先進企業追求的不再是「專業分工」,而強調的是「專業多工」。大前研一在《工作雞湯》這本書裡提到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裡,單一專長(Ⅰ型人)已無法滿足顧客或主管的要求,且容易被其他人所取代,但若具備第二專長或是能力者,對公司的貢獻度更大,且能顯著的提高個人的「非取代性」及「潛力性」。(賴惠君, 2009)

如何成為專業π型人呢?應先成為精通第一專長(I型人)從核心擴張,再努力於職場上充實與原專長有關的衍生知識及能力,擴大個人視野(T型人)。接著再透過其他進修,積極培養自己的第二專業,建立起兩大專業能力的穩固支柱(Ⅱ型人);最後是持續廣博的擴大視野與延伸技能,逐漸進化成職場新寵「π型人」。(賴惠君, 2009)

近幾年斜槓人成為關鍵詞

「斜槓青年」是近年討論個人職涯趨勢時最熱門的關鍵字,愈來愈多人自詡是「斜槓青年」、「斜槓世代」。這個名詞的起源可追溯到律師/作家/演講者馬爾基.阿爾伯爾( Marci Alboher)在 2007 年的著作“ One Person, Multiple Careers: The Original Guide to Slash Career ”中提出的「斜槓職涯」概念。他說:「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,選擇以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。」這些人用斜槓(Slash ,/)來介紹其多元的頭銜或身分。(鄭閔聲, 2018)

根據美國《 Fast Company》雜誌的報導,受到數位應用、機器人等新技術興起,未來 10年的職場變化與工作消長,將是資本主義發展兩個多世紀以來最劇烈的時期。又根據美國勞動部的一份研究報告〈未來工作──21 世紀工作的趨勢與挑戰〉( Futurework - Trends and Challenges for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 )指出,現在學生未來將從事的工作,有 65%現在還不存在。(曾宜婷, 2015)現代人該想的問題已經不是「我如何找到工作?」而是「我如何創造工作!」斜槓人的概念,就是要為職涯找尋更多機會,發展自己的潛能。(BeAGiver , 2018)

斜槓人異於 T 型人、π型人

「斜槓青年」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,也是進步的體現:經濟組織方式發生變革,那種集中在固定時間和場所的傳統工作將逐漸被鬆散、合作式的方式所取代;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「工業革命」帶來的限制和束縛,釋放天性。網際網路的發展又為「斜槓青年」提供了發展的環境,例如,最近興起的運動健身、教育、私廚美食等各種技能分享平台,就幫助供需方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,讓大量技能擁有者擺脫機構的束縛,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。「斜槓青年」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營運而生。(自我 MARK , 2017)

斜槓人與 T型人、π型人的不同:首先,斜槓人不講從核心擴張,也不以多重收入為目標;他們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,要的是多重人生,渴望的是多重體驗。他們相信,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活法,興趣能夠變成飯碗,人生可以像樂高積木般被自由組合。(郭奕伶, 2018)

小結

綜上時代發展趨勢,在一個網際網路、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的社會,面對未來多樣專長需求、多元生活方式、創造工作機會、既鬆散又合作的工作模式等新形態生活,教育應突破原有的學科知識框架,讓學生發展出新能力,讓知識不再只是知識,而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學生應該具備一些核心素養,以達到適性揚才、終身學習的目標,因此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計畫應運而生。

 

叁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要義

核心素養 (詳圖一)

一、什麼是核心素養?

(一) 核心素養係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

(二)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,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,讓孩子能在生活中實踐力行。

(三)不是冷冰冰的背誦和記憶知識,重點是跟生活情境有連結,不是用抽象的知識理論,而是從學生在日常生活裡面的體驗累積知識,自然而然地學習。

(四)以教導學生煮菜為例:閱讀食譜、知道如何烹煮,這是「知識」;實際操作做出一道菜,這是「能力」;把菜與他人分享並從中學到如何更精進,這是「態度」。又如論語為政篇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」現在的孝順,衹是能贍養老人,這是「知識」。即使是犬馬,都會得到飼養,這是「能力」;不敬重,有何區別?這是「態度」。

二、 108 課綱的核心素養包括三大面向與九大項目:

(一)三大面向:「自主行動」、「溝通互動」、「社會參與」。

(二)九大項目:「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」、「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」、「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」、「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」、「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」、「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」、「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」、「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」、「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」。

 

108 課綱的理念:自發、互動、共好 (詳圖一)

一、自發:

(一)學習不是為了要考試拿高分,是因為找到喜歡的事想更多了解一點,這種發自內心的熱情,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,這就是自發。

(二)以台灣新生代國際知名的舞蹈家黃翊為例:他為了完成小時候和機器人一起跳舞的夢想,舞蹈系所畢業的他自己去學習寫程式,了解怎麼操作機械手臂,又為了要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,他持續學習會計、看財報這些豐富多面向的能力,這就是發現自己所愛,進而持續學習的案例。

二、互動:

(一)未來世界無法單打獨鬥,學生能夠認識外在世界,尊重包容多元文化,懂得欣賞不同的族群、語言,讓孩子學習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合作,在全球化的世界,創造更多不同的可能,這就是互動。

(二)以黃翊能夠在全球化舞台發光發熱為例:他慢慢摸索不同國家的舞蹈與表演不同之處,發現他要更認識這個世界不同的藝術表演,學習跟不同的人合作,才會成為一位優秀的舞者、數位藝術工作者。

三、共好:

(一)教育的目標,是以生命作為中心的全人教育。

(二)知識不是作為工具追求自己發展,而是透過互動、成長,在自然、社會之間,喜歡自己,認同自己成長的土地,知道自己是誰,願意為自己身處的社會,共同參與盡一份心力,這就是共好。

(三)我們不再以「如何考高分」當作教育的目標,而是讓孩子去思考,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例如想當舞蹈家,是因為他小時候發現跳舞很快樂、很有興趣;長大後他發現,當一位優秀的舞者、藝術家可以實現夢想,讓自己更有自信之外,作品也可以啟發很多人。

國小在 108 課綱的改變

一、國語、數學學習節數增加,以增強基本學力。

二、新住民語文課程納入部定必選課程,學生可從本土語言及新住民語文擇一修習。

 

肆、校務經營作為

一、學校經營策略 (詳圖二)

(一)整合行政教師家長,營造優質海星

1.行政:共同形塑願景領導、全面檢視績效管理

支持與協助老師活化教學及專業成長,而且透過各種措施持續深化之。

2.教師:積極提升專業發展,全力推動創新教學

進行課程發展及專業成長,透過不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,精進專業、增能創新。

3.家長:重視親師合作同心、建立教育夥伴關係

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,家長多多傾聽和陪伴孩子,陪著孩子摸索興趣,支持他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
(二)擬定多元特色課程,做好課程規劃

1.以自發互動共好理念,推動各項課程(領域及彈性學習課程)

2.以品德教育、生命教育涵養氣質心性

3.以深耕閱讀、自主學習達成終身學習

4.以資訊教育、創客課程掌握未來世界

5.以國際教育、體驗學習擴展視野胸懷

(三)秉持全人教育理念,達成教育目標

1.達成總綱目標:

以培養「愛智慎思、強健體魄」臻至「啟發生命潛能」的目標;

以提升「發展專長、國際視野」臻至「陶冶生活知能」的目標;

以踐履「勇於實踐、批判創新」臻至「促進生涯發展」的目標。

以落實「自信自律、積極主動」臻至「涵養公民責任」的目標;

2.發揚校訓精神:

以實踐「熱愛生命、與人為善」達成「敬天愛人」校訓的願景。

 

二、學生學習歷程 (詳圖三)

(一)以部定領域學習課程及校訂彈性學習課程為本進行學習。

(二)在學習進行中不忘落實「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」的理念。

(三)鼓勵學生參與競賽,以印證學習成果及獲得成功肯定;提供學生展演舞台,以落實體驗學習,並反思學習成效。

(四)重視學生品德教育及健全身心靈教育,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「態度」。

(五)透過上述歷程,學生內化各種知識或行為的基模、培養基本素養,兼具知識、能力與態度的核心素養,才能形塑真正的全人。以本校英語嘉年華演出為例:說英語是一種知識基模(知識),演技是一種行為基模(能力),加上同心合作的品格實踐、積極爭取成功演出的心靈共鳴(態度),就能呈現一部動人的展演。

三、其他因應做法

(一)透過閱讀教學,培養閱讀理解能力

1.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素養導向,未來中學教育會考試題的平均難度仍維持難易適中。

2.中學教育會考各科試題會確保試題品質,穩定整體試題難易度與鑑別度,就目前各科研發結果顯示,偏生活應用的素養導向試題,需要較佳的閱讀理解能力。

3.結合生活情境的試題,為了完整清楚的說明情境脈絡,有時候文字敘述會比較多。但不是所有試題都需要情境,也不是所有情境都需要大量的文字敘述。

4.無論是應試哪一考科,閱讀理解都是很重要的能力。應鼓勵學生培養廣泛閱讀各領域篇章文字的習慣,不要只閱讀圖像式的資訊。

(二)強調跨領域學習,需要進行各領域(議題)多元學習

1.中學教育會考各考科試題皆依據對應領域課綱中之學習重點命題,因此不會在某個考科評量其他考科的知識或概念。

2.教育會考展現跨領域的理念:試題的素材來自其他領域,或是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所列議題。例如國文科以科普文章作為選文、英語科的選文涉及社會議題。

3.評量跨領域的共同核心能力:例如圖表的解讀是各領域都需要的能力,可視為一種跨領域的共同核心能力。

(三)因應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,規劃多元學習活動

1.透過各項競賽或展演的工作期程,學習掌握進度,按時提交。

2.學習運用網路蒐集資料及雲端平臺之運作。

3.鼓勵學生參與學校各項學習活動,積極探索出自己的興趣,並及早找到生涯定向,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經歷。

4.透過課程學習成果,瞭解課程的學習情況。

(四)培養資訊科技能力,透過創客體驗學習

1. 人工智慧時代來臨,未來學習程式語言的重要性只會增加,不會減少。

2. 懂得程式語言,知道人和電腦如何溝通。電腦語言的特點就是「說一動、做一動」,和一般的套裝軟體 (如 Office) 不同,是整包包成簡單介面,使用者從來不知道背後是怎樣和電腦溝通。

3. 從培養學生邏輯判斷習慣,提升學習程式語言的能力。

4. 透過體驗學習的過程,理解仿生構造物體的結構與運作。

5. 能透過簡易程式設計,操控生活中的器具。

伍、結論

教育進展的速度已是三年一代, 12 年國教也已如火如荼的推展中,本校針對多元學習、閱讀理解、資訊科技、多元文化、跨領域學習及人格養成等,均擬定相對課程以達成新時代教育目標。在提升教師專業、營造校園環境、促進親師合作及關懷社會發展等方面,也列為校務發展的重點,期待本校教育作為能引領教育思潮,培養具備核心素養的全人。

 

參考文獻

自我 MARK(2017)。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?。資訊。取自 https://kknews.cc/zh-tw/news/aemnv2x.html

郭奕伶(2018)。從 I 型人、 T 型人到斜槓人。商業周刊, 1602。取自 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magazine/Article_mag_page.aspx?id=67565

曾宜婷(2015)。 10 年後 65%的工作,現在還不存在!不確定年代,職涯規劃最重要的 5 件事。SmartLinkin 商務社群網。取自https://www.smartlinkin.com.tw/article/1173

鄭閔聲(2018)。斜槓人生真的適合你嗎?。Cheers 雜誌, 215。取自 https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1277

賴惠君(2009)。 I 型人、 T 型人及π型人。台肥季刊, 5(2)。取自http://www.taifer.com.tw/taifer/tf/050002/47.html

BeAGiver(2018)。從國外紅回台灣的「斜槓人」是什麼意思?該如何養成?。今周刊。取自 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80408/post/201805210033/%E5%BE%9E%E5%9C%8B%E5%A4%96%E7%B4%85%E5%9B%9E%E5%8F%B0%E7%81%A3%E7%9A%84%E3%80%8C%E6%96%9C%E6%A7%93%E4%BA%BA%E3%80%8D%E6%98%AF%E4%BB%80%E9%BA%BC%E6%84%8F%E6%80%9D%EF%BC%9F%E8%A9%B2%E5%A6%82%E4%BD%95%E9%A4%8A%E6%88%90%EF%BC%9F